序
家住屯門,由於交通不便及昂貴,甚少到市區走。到讀大學的時候,交通費己經相對廉宜,而且由大學到市區亦比較方便,開始多了到不同區逛逛。 香港的十八區各有特色,旺角西洋菜街多書店、尖沙咀晚上看吹水睇夜景一流、上水多舊式單棟樓、中上環的半山的舊區、天水圍的高樓及單調的社區、大嶼山的秀麗;實讓當時的我樂此不疲。
好景不常,大學yr 2, yr 3 時迷上了讀書,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宿社、圖書館讀書。加上香港大部分的地方都逛過,新鮮感不再。提着相機到處走的日子愈來愈少。最終,只有旅行的時候才會提起相機。
另外,我手上的鏡幾乎都是定焦鏡,包括15mm fisheye, 17mm 移軸, 24mm, 35mm, 50mm, 85mm, 100mm 微距, 135mm, 200mm。一般而言,一類題材所使用的焦距都相近的。例如拍攝建築,那15mm, 17mm, 35mm 就是最好的選擇;拍攝街景,那35mm, 50mm 就最常用;人像就是85mm, 135mm。選好題材,選好鏡頭,拍攝時就可將注意力集中在選用焦距的範圍。更容易找到拍攝題材。
說回正題,放低攝影一段時間後,久不久回憶起旅行的經歷,回憶起旅行所見。卻發現我對所遊之城市只有淺的印象,就是那城市的建築大概是怎樣,細節都忘記了,翻番相片,相片都集中在旅遊景點,卻少有拍影當地一般建築的相片。下面的圖集是我從旅行的照片中僅有的幾張這類型的相片。
既然興趣開始向一般建築伸延,那我想到不如以香港為題,拍攝一輯相片,不專注於那些人所共知的景點,而是到大街小巷拍攝那些我們常常見到,卻從不注意的景物及細節,以及嘗試整理,研究各區風貌
另外,既然在網上找到立錐之地,亦希望在有餘力的情況發一些與攝影無關的網誌,談談人生、月旦時事,暢舒己見。但礙於我的興趣實在太多,這個目標不久的將來實在很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