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市面開始多了些研究馬鞍山礦洞歷史的書本、報道。馬鞍山村也開了鞍山探索館讓遊人認識馬鞍山早年的歷史。只是礦洞內環境惡劣、危險重重,沒可能搞公開的導賞團(負不起責任),只有少數專業人士在礦洞內探索出可行路線,私下間有「親友團」探洞,這次探洞便屬於親友團的性質。
馬礦內保留了不少當年礦場的設施,如鐵軌、運礦車、選礦器材。礦洞分了數層,最頂層的的是240礦洞(以礦洞入口的海拔尺數來命名),其餘較大的有192、144、110 礦洞。這次探洞先由240出發,然後落192坑道 ,在192 兜了一段時間(192非常多叉路)後,便落到144坑道,最後由110離開。其間既要涉水、匍匐爬行穿過裂縫、在接近垂直的坑道游繩而落,既考驗體力,又考驗心理質素。
據團友所言,馬礦之大是來這裡十次八次才能行勻(當然若只想去主要景點,一兩次就夠了),而且馬礦內會有塌方,一些原本通行的路會被截斷,不同季節部分路斷的水位也有不同。所以若果對礦洞的方向,出入口沒有概念,遇上這種情況便會進退失據。故此,若缺乏有經驗者帶路切勿探洞,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