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

Tags: , |

元朗區議員陳思靜形容天水圍「天水圍之特別,在於她的不良規劃。整個社區像堆沙一樣向單一方向過分膨脹,雖然街道緊接、樓宇建得密密麻麻,但卻連一個正式的市中心也沒有,無論政府部門、醫療設施、 購物中心、街市甚至交通中樞等等,分別散落於不同的小區內,各個小區零零散散,自成一國,放眼望去,盡是一式一樣的連鎖店,一式一樣的設計,欠缺社區特色,凝聚不到居民,也發揮不出社區魅力……」

 

作為區外人,去到天水圍非常明顯感受到這裡的氣質與其他區的差異,沒有甚麽人會在街上走動,,因為除了商場,區內沒有地鋪,所有購物的地點都在輕鐵站旁的商場,離開輕鐵站,甚麼鋪頭都沒有。最大的特色,是密密麻麻的樓景。

 

習慣了香港一式一樣的高樓住宅,看着這區的高樓,真覺得沒有任何特色可言,相信很多年輕人跟我都會有一樣的感覺。50-70年代的香港人,走在那裡看到的不是公屋就是唐樓、騎樓。當他們長大,成為上位者時,就毫不猶䂊地把這些「無甚特色」的建築清拆,而新一代卻以物以稀為貴的心態要求保育這些老建築。當現今新一代長大時,會不會又再上演一場清拆「太古城」、「美孚新邨」,卻又被那時候的新一代以保育為名反對呢?

 

就像我早前到華富影舊公屋,這些公屋的美,到底美在那裡?是美在某些設計是全港獨家嗎?若是如此,天水圍的美,就在於他是香港首次以一個城市的規模縯繹住居問題乃最大問題,有得住,很多事情都能犠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