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青貨櫃碼頭

Tags: , , , , , , , , , , |

從祖堯邨往葵涌方向

 

從青衣三枝香往葵涌方向

住在屯門,出入市區都會經過青葵公路。從車內看着佔據藍巴勒海峽兩旁的貨櫃碼頭,層層疊似的貨櫃,雖然不常見於照片,但絕對是香港其中一個標誌性的地方,沒有貨櫃碼頭,就不會有香港繁榮的轉口業務。

能夠拍到貨櫃碼頭的地點不多,最容易到達的是祖堯村、其次是青衣九號碼頭旁邊的空地及三支香的山頂。想自虐的,亦可以選擇沿着貨櫃碼頭南路、西路行,隔着圍欄觀察。

有人建議在貨櫃碼頭上起樓,我認為與其考慮這個技術可能性存疑的方案,倒不如另選址遷走貨櫃碼頭,例如搬去明日大嶼的人工島,而把現時貨櫃碼頭的用地用來起樓,甚至把藍巴勒也填平,成為新發展區,這樣可以獲得的土地定要比大嶼山填海為多,而且這個區域鄰近昂船洲大橋及青葵公路,可以減少興建基建的成本,又更鄰近己發展區域,絕對比發展遠離市區的孤島要好。

以下是貨櫃碼頭的資訊,若不是特別研究,想必也不會在別處得知。

  1. 第一個貨櫃碼頭於1972年竣工
  2. 藍巴勒海峽附近一共有九個貨櫃碼頭,以一號至九號名之。共佔地279公頃
  3. 2018年香港共處理1547萬個貨櫃,平均每天處理42383個,每小時1765個,每個碼頭每小時196個。
  4. 二零一四年土木工程拓展署研究在青衣南部填海興建十號碼頭的可行性。研究中假設十號碼頭面積共280公頃,其中二百公頃為填海所得。結果是技術上可行,但成本太高(609億),方案被否決。
  5. 2015年貿易及物流業佔GDP的22%
  6. 2013年香港的貨碩吞吐量全球第一,至2018年香港的貨碩吞吐量全球第八
  7. 貨櫃碼頭的主要經營者為「現代貨箱碼頭」(由九龍倉集團、招商局國際及捷成洋行聯營)以及「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由和記黃埔港口集團、新加坡港務局及華潤集團聯營),各自擁有三個半碼頭(九號碼頭為兩公司各佔部分)

做資料搜集時留意到海事處邀請了幾位以研究香港歷史的專家,如丁新豹、黃君健、劉智鵬等寫了一部香港的海運及海事管理歷史書,放了在海事處的網頁免費任人觀看,資料頗為完備,且有不少相關的歷史照片,有興趣者請至 https://www.mardep.gov.hk/theme/port_hk/hk/index.html

 

執筆之時,正是二零一九年六月十一日的晚上,明天就是「送中」條例的二讀及三讀。林鄭明天也許可以強行通過法例,而香港人再此不會對共產政權支持的香港政府有任何期望。香港民生問題如此嚴峻,統治者竟然不利用其不多的合法性來擺平利益團體,改善社會,而是用於謀其個人的政治利益,怎麼不使香港人絕望。就此以來,香港市民定必愈見激進,甚至全港大範圍暴動亦非不可想象。既然和平的方式無用,何不嘗試激進的呢?

 

 

參考資料

香港港口與海事處歷史 – 第一部分 第七章 – 1967 – 1996年 成為世界一流的港口

海事處 – 按貨物裝卸地點和海運/河運分析港口貨櫃吞吐量

海事處 – 世界貨櫃港口的排列

東方日報 – 深度解構:香港貨櫃吞吐被青島超越 全球排名滑落第八位

蘋果日報 – 深滬、星洲爬頭!現代貨箱:香港碼頭想做返一哥唔實際

維基百科:葵青貨櫃碼頭

土木工程拓展署 – 青衣西南部十號貨櫃碼頭初步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