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灣村衰亡史

Tags: , , , , , , |

 

走進馬灣村,兩目所及,盡是丟空的房屋,每間屋幾乎都清空得一乾二淨,屋外圍上鐵絲網,標示着地段乃政府土地。村內有兩間寮屋,外牆申訴着新鴻基沒有按照收地合約補償他們,為他們安排住處。村內零零丁丁走過來拍照的情侶、來逗狗的馬灣居民、釣魚客,以及來探索廢墟的冒險者。

馬灣作為漁村的歷史,在不同的報道中也有提及。然而馬灣如何由一條漁村變成今時今日的「珀麗灣」,只有零散的報道。東湊西湊,勉強拼砌出大致歷史。

總括而言,就是政府為了在安撫馬灣居民,使之不反對政府在馬灣興建青馬大橋。便借新鴻基將他們的近橋的村地收回,然後在離橋較遠,不受橋嘈音影響的地方重建村居。政府這次為收地而付出的代價非常慷慨,幾乎可說每戶人都是小屋換大屋。居民大多非常滿意政府的安排。

 

年份

事項

1978

·      政府研究在大嶼山興建機場

1990

 

 

 

·      政府己決定馬灣為機場對外道路的路線上

·      當時除跨海高架橋外,還有考慮過地底隧道的方案,但政府認為馬灣水流急,使用傳統沉 降隧道的方案風險高,且成本昂貴。

·      當時仍未有珀麗灣計劃,政府見馬灣居民少,亦不打算興建道路連接馬灣至青馬大橋上。

1991

 

 

 

 

 

 

 

 

 

·      7月中國同意香港興建新機場的計劃

·      興建青馬大橋的工程如箭在絃,然而大橋的位橋非常鄰近馬灣村的位置,村民認為大橋會帶來嘈音,便反對建橋。

·      此時新鴻基在馬灣己經持有大部分的農地,為了獲得政府同意發展馬灣,便提出讓新鴻基協助政府將居民遷至島北部不受嘈音影響的位置,幫政府掃清興建青馬大橋的障礙。

·      同年11月新鴻基承諾支付每戶100,000元的搬遷費用,其中40,000元立即支付。同時與居民簽定協議,每一單位(435.6平方尺)的馬灣村居地連物換可以換取一幢三層高,每層700尺己補地價的村屋或者一百五十萬元,而每持有一單位的農地則可以換取一個700尺的村屋單位。絕大部分居民皆滿意新鴻基的安排並簽署栛議,選擇換地的安排,只有十多戶村民沒有簽署栛議。

·      這份換地栛議看似是新鴻基非常大方,但實際上所有金額均來自政府,皆因新鴻基在補地價發展時,搬村的支出己在補地價金額上扣除。

1997

 

·      與地政總署簽地發展計劃,其中條件包括新鴻基要分兩期在馬灣興建公園,第一期需在五年內落成,第二期位於馬灣村的位置,需於馬灣村的村民遷出後興建,沒有設定完工日期。

2002

·      8月珀麗灣開售

2003

·      2月由高達船務經營的街渡停渡,此街渡連接深井、馬灣、大轉、草灣/花坪。隨後街度由船記船務接手,但只經營由深井至馬灣的航線,不再入大嶼山的大轉、草灣/花坪。

2004

·      3月新鴻基興建用來安置居民的田寮新村己有100幢樓交予居民

2005

 

·      4月田寮村所有居民遷出至田寮新村

·      街渡停航

2008

 

·      馬灣公二期的發展範圍內,有十多戶馬灣原居民沒有參與換地計劃,將會住在落成的公園範內,而新鴻基表明不會再次向村民提出換地建議


究其原因,一是當年政府亟需短時間令馬灣居民不再反對興建青馬大橋,相對於新機場發展計劃的總體支出,馬灣村的收地賠償只是細數。二是馬灣的土地多為私人持有,政府難以敷衍了事,草草賠償。

近年因發展高鐵而收地發展興建高鐵的菜園村正正是同樣的例子。菜園村的居民居住在寮屋,沒有土地的業權。政府為興建高鐵,2009年時將可每尺建屋土地的補償金額定為1,041元;農地則定為526.8元。而沒有業權的寮屋居民只可獲發3,000元至10,000元搬遷津貼。以及60萬元特惠津貼。又或者優先購買新界區剩餘居屋單位(但特惠津貼下調至50萬元)或優先安排租住公屋(只限符合租住公者)。 總數20億的賠償中,95%都到了地主手中,只有不到1億用於賠償沒有土地業權地居民。

可以說,擁有業權,就擁有與政府開天殺價的籌碼;沒有業權,政府就會跟你殺價,殺得你片甲不留。

馬灣村的位置,理論上新鴻基需要用來興建馬灣公園第二期。但根據報道,馬灣村中仍然有28戶屋居拒遷,其中部分擁有土地業權,但沒有參加新鴻基的換地安排。新鴻基打算待到所有居民遷出後才興建二期公園,然而這並不似是短期內可以達到的目標,十年八載內,馬灣村仍然只會是目前的一片廢墟。新鴻基仍然可以用這個理由避開興建公園的責任。

 

參考資料

馬灣發展

South China Sunday Morning Post

1990-02-25: Living in the shadow

1990-11-07: Feeder road for Ma Wan ruled out

1991-08-01: Builder of bridge faces huge bond

1992-01-24: Kap Shui Mun Structure design left to consortiums

1992-01-24: Tension as bridge decision is awaited

1992-02-18 $120m deal to pacify resident

1992-02-20 Sun Hung Kai builds Ma Wan land bank

1992-03-12 Islanders looking forward to ‘new life’

1995-09-16 The forgotten island

1996-01-21 Island scheme aimed at housing 150000, Land giant in massive estate plan

1996-01-22 Ma Wan scheme gets villagers's approval

1997-03-22 In the 'shadow' of Tsing Ma

1998-01-07 Islands building bridges to a brighter future

1998-12-06 The island is the site of major development, and its residents are happy pdf

 

星島日報

1995-04-07 新地馬灣綜合發展獲批

 

置業家居

2001-03-31 馬灣全透視

2006-09-16 麗灣 田寮新村 優閒恬靜 上班族追捧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002-05-21 馬灣村民指新地不守承諾珀麗灣開售前須補償村屋

 

Hong Kong Economic Times

2002-07-31 公園打折扣 政府減補償

 

Next Magazine

2002-08-01 新地拖延賠償 馬灣村民玩寸珀麗灣

 

太陽報

2003-01-22 街渡停航馬灣與世隔絕  鄉議局抨官商勾結擬封島抗議

2008-05-14 馬灣公園允村民續住

 

Eat & Travel Weekly

2003-06-20 青馬橋下風光

 

經濟日報

2004-03-31 珀麗旁「靚靚」村屋 120萬可入場

2007-12-31 原居民村屋 變身黃金屋

 

成報

2005-04-07 都市化啓噬古老客家村 七姊妹見證馬灣滄桑

 

蘋果日報

2006-01-05 新地賠償蘇州屎 樓市特攻隊-馬灣村屋批地一拖13年

 

東方日報

2008-05-14 馬灣二期保留舊村十多戶

 

立法會問答紀錄

2008-06-11 立法會二題:珀麗灣及馬灣公園

2008-06-11 立法會十題;興建馬灣公園

 

明報

2016-04-17 郭基煇﹕28戶拒遷 馬灣公園二期受阻

 

菜園村

文匯報:菜園村20億賠償 多用於地權者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9/21/HK1209210004.htm

 

獨立媒體:從菜園村和新界東北了解特設特惠補償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24425

 

HK01:【來稿】橫洲發展計劃 突顯安置及賠償政策不公

https://www.hk01.com/01%E5%8D%9A%E8%A9%95-%E6%94%BF%E7%B6%93%E7%A4%BE/42238/-%E4%BE%86%E7%A8%BF-%E6%A9%AB%E6%B4%B2%E7%99%BC%E5%B1%95%E8%A8%88%E5%8A%83-%E7%AA%81%E9%A1%AF%E5%AE%89%E7%BD%AE%E5%8F%8A%E8%B3%A0%E5%84%9F%E6%94%BF%E7%AD%96%E4%B8%8D%E5%85%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