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華明
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日
路線:粉嶺華心邨、花都廣場、華明村、雍盛苑、聯和墟
氣溫:二十五度、無雲、只穿一件長衫足矣
- 選擇這條路線的主要原因是看到華明街市的攤擋在農曆新年過後便要被迫領匯迫走。再加上看到華明商場的設計似乎甚有特色,便乘着青天到此一遊。
- 華明商場的設計比照片要漂亮。整體以橙色為主,用上了傳統瓦片屋頂。在樓梯頂設以榙樓,遠看塔影層層,彷古設計的在香港的商場也是只是一家。
- 華明商場內倒沒有甚麼特別的,商品未商業化到屯門市廣場似的,然而己經有連鎖店進駐,尤其是超市、屈臣市之類。餐廳亦非舊式的茶餐廳,而多出售外國料理,即使出售茶餐廳的食物,其裝修也現代化起來。其他的文具店、服裝店,仍然是以小店為主,但數量不多。這一帶的商場有不少商鋪被用作補習社。以粉嶺這樣的舊區而言,屋村商場是最好的落戶地了,租金相對便宜,鋪位又大。
- 華明一帶便是早前行大刀屻看到在和合石對落那片屋村了。行山時看到整片屋村對正墳場,但今天逛的時候視線中倒沒有看到墳場,該是設計動了手腳,以大樓阻隔視線,使途人不致見到墳場,至於高層向着和合石的往宅就不好意思了。
- 行完華明一帶仍然有時間,便到聯和墟走了一趟。雖然因為偶遇北區動漫音樂祭而耽誤了些許時間,但也勉強在聯和墟走了一圈。我有興趣的是之前看一套講墟市的紀錄片時,將聯和墟的沒落歸咎於新街市(取代了聯和墟街市)的位置遠離聯和墟,以致聯和墟人流減少,到底實況如何呢?聯和墟一帶的確頗為冷清的,但空置的店鋪數目不多,然而多是新開的鋪頭,以餐廳為主,只有少部分是老鋪。若說聯和墟沒落,只能從老鋪消失這個層面來說。
- 舊時聯和墟街市面積細少,墟市外的店鋪不少定必出售與街市同類的貨品,加上街市處於聯和墟的正中間,街道與舊街市構成了一個整體。而新街市大得多,本身己構成自足的整體。再者雖然新街市與聯和墟的物理距離不遠,中間只隔了一條馬路。但小巴站正設在新街市旁,上小巴後小巴亦不一定再駛進聯和墟的橫街窄巷。若要在買餸之餘行聯和墟,便要先從街市落車,逛完聯和墟後原路折返回到街市,感覺上就遠多了。新鋪頭以餐廳為主,也可能因為餐廳是眾行中較能憑着自己的特色定顧客特登前來光顧,加上橫街可泊車的位置甚多,使聯和墟漸漸聚集起眾多餐廳。
- 聯和墟中見到一檔「四眼仔腸粉」大排長龍,排了十五分鐘才買到,味道不差,但也不算出眾,只是正常的腸粉魚蛋,夠平、食回憶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