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21

香港虎豹別墅

Tags: , , , , , , , |

2021年4月初虎豹別墅搞了兩天開放日,便趁着復活節假期跟朋友一同遊覽。在上篇《新加坡虎豹別墅》中己約略介紹過香港虎豹別墅。在此就只介紹一下這次參觀的見聞及發現。

虎豹別墅的裝潢仍然保存良好,別墅內的門窗、樓梯、地板都是原裝的。雖然用途己經轉變為音樂學院。但也能夠想像到胡氏還在此生活時別墅的奢華。別墅的設計中西合璧,外型似傳統宮殿,有中式橫樑及瓦片,大廳有着蝙蝠、金錢等吉利裝飾(甚至有金錢狀的門)。卻也有着西式的紅磚外牆、玻璃畫、噴泉、雲石地板。

當天除了參觀虎豹別墅外,還到了附上的山坡上尋找大坑怪亭。大坑怪亭的相在這輯相的最後面。大坑怪亭一共有三個,根據事後與虎豹別墅的舊地圖對比,可以肯定是曾經虎豹別墅的一部分。

在參觀虎豹別墅的時候買了一本由Judith Brandel 及 tina Turbeville 在1998年時出版介紹胡文虎、胡文豹發展永安堂(最初生產萬金油的公司)的故事及介紹香港、新加坡胡豹別墅 / 萬金油公園。當中提到一些之前我沒有留意到既佚事。謹錄如下

  • 萬金油花園的正式名稱為胡文虎花園 (Aw Boon Haw Garden)
  • 虎豹別墅是胡文虎興建給其第二位妻子(Second Wife)的
  • 雖然胡仙及其母親住在虎豹別墅,但別墅的業權擁有人為Haw Par Brother International,由胡仙及其家族成員共同持有。擁有此公司的其他家族成員在1961及1978年曾謀求出售物業,1961年胡仙的反抗成功,但1978年失敗,萬金油花園近山的一處被出售(按:餘下部份於1998年出售)
  • 香港萬金油花園與新加坡不同之處是香港建築以中式為主,但新加坡則融合了中、西、緬甸的風格。

 

網絡上關於萬金油花園的照片不多,這本書的作者收集了不少照片,很有價值,揀了幾張特別的與大家分享

萬金油花園山腳的境觀

曾經萬金油花園建有中式塔樓

由塔樓上鳥瞰萬金油花園

下層是十八層地獄的壁畫

左面的胡子欽紀念碑及後方的緬甸式佛塔早己拆卸

原初萬金油花園的地圖

1978年出售部分虎豹花園後剩餘的部分,比較可見出售部分。

 

另外就是當天在虎豹別墅拍攝的照片了

January 2020

虎豹別墅(新加坡)

Tags: , , , , , , |

胡文豹曾經在香港大坑興建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萬金油花園開放予公眾遊玩。然而在1998年,因長實收購該地皮而拆䣃,後建成豪宅名門。從此,萬金油花園就成為上一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我那代香港人,只聞其名,沒有機會參觀。

回顧舊聞,又見政府於文化保育上的不作為。1998年胡氏後人胡仙因財因而被迫以一億元的價格出售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予長實,若政府當時願意出資收購,上一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便可成為今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可幸的是,胡文豹不止在香港建花園,在新加坡也有個「萬金油花園」(正式來說,新加坡以「虎豹別墅」指稱別墅及花園,不似香港冠以不同名字)。參考舊照片,新加坡的「萬金油花園」風格/主題與香港相近,都是充滿顏色鮮艷的雕像,及以中國神話、歷史或民間故事為題材。但在具實的表達上,則各有不同。如香港以壁畫的形式表現人死後在地獄被審判的情境。同樣的題材,新加坡則是以雕像的形式表達。兩地所取才的故事似亦有所不同。可惜我能找到香港「萬金油花園」的照片實在非常少,難以系統地對比兩地差異。

新加坡的虎豹別墅要比香港的幸運得多,在1985年便被新加坡政府收購,得以保全完好。虎豹別墅的雕塑、壁畫風格可謂獨一無二。其獨特之處並非所採用的技術,而是在於中國從來沒有別人以雕像的形式表達歷史或民間故事。中國的雕像從來只用於宗教上,不是佛像就是神像,沒有任何生活化的情境。生活化的情境只見於畫作(例如清明上河圖)。除此以外雕像用色之大膽亦是前所未見的,不論紅、橙、黃、綠,皆是鮮艷亮麗的,除了未復修的雕像,幾乎就沒有暗沉的顏色。整個花園,顯得朝氣勃勃 。

看舊聞說萬金油花園的雕像恐怖。但我覺得與其說恐怖,倒不如說是詭異。這裡可以找到人頭蟹身的「美女」、皮包骨的熊貓、豬頭、鼠頭的夫妻、七孔流血的人頭、勁過滿清十大酷刑的十殿閰羅、母乳鍡奶奶的新抱。這可不是現代人熟悉的故事,自然顯得詭異。

下次到新加坡,不妨到此一遊,體驗下香港的集體回憶。